本文引自 环评爱好者 网站
一、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
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内容应结合工程特点,提出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的影响
和潜在影响因素,能量化的要给出量化指标。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应包括以下基本
内容:
1、工程概况
介绍工程的名称、建设地点、性质、规模和工程特性,并给出工程特性表。
工程的项目组成及施工布置:按工程的特点给出工程的项目组成表,并说明工程的
不同时期的主要活动内容与方式。阐明工程的主要设计方案,介绍工程的施工布置,并
给出施工布置图。
2、施工规划
结合工程的建设进度,介绍工程的施工规划,对与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关系的规划
建设内容和施工进度要做详细介绍。
3、生态环境影响源分析
通过调查,对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生态环境影响的活动(影响源或影响因素)的强
度、范围、方式进行分析,可能定量的要给出定量数据。如占地类型(湿地、滩涂、耕
地、林地等)与面积,植被破坏量,特别是珍稀植物的破坏量,淹没面积,移民数量,
水土流失量等均应给出量化数据。
4、主要污染物与源强分析
项目建设中的主要污染物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和噪声发生源源强,须给
出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废气给出排放源点位,说明源性
质(固定源、移动源、连续源、瞬时源)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固体废物给出工程弃渣和
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噪声则要给出主要噪声源的种类和声源强度。
5、替代方案
介绍工程选点、选线和工程设计中就不同方案所做的比选工作内容,说明推荐方案
理由,以便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工程选线、选址推荐方案的合理性。
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技术要点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工程分析一般要把握如下几点要求:
(1)工程组成完全。即把所有工程活动都纳入分析中,一般建设项目工程组成有主
体工程、辅助工程、配套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有的将作业场等支柱性工程称为
“大临”工程(大型临时工程),或分出储运工程系列,都是可以的。但必须将所有的工
程建设活动,无论临时的、永久的,施工期的或运营期的,直接的或相关的,都考虑在
内。一般应有完善的项目组成表,明确的占地、施工、技术标准等主要内容。
工程组成中,一般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在设计文件中都有详细内容,注意选取其与
环境有关的内容就可以了。重要的是要对辅助工程内容进行详细了解,必要时需通过类
比调查确定工程组成的内容。主要的辅助工程有:
①对外交通:如水电工程的对外交通公路,大多数需新修或改建扩建,有的达数十
千米长,需了解其走向,占地类型与面积,框算土石方量,了解修筑方式。有的大型项
目,对外交通单列项目进行环评,则按公路建设项目进行环评。有的项目环评前已修建
对外交通公路,则要做现状调查,阐明对外交通公路基本工程情况,并在环评中需进行
回顾性环境影响分析和采取补救性环保措施。
②施工道路:连接施工场地、营地,运送各种物料和上石方,都有施工道路问题。
施工道路在大多数设计文件中是不具体的,经常需要在环评中做深入的调查分析。对于
已设计施工道路的工程,具体说明其布线、修筑方法,主要关心是否影响到敏感保护目
标,是否注意了植被保护或水土流失防治,其弃土是否进入河道等。对于尚未设计施工
道路或仅有一般设想的工程,则需明确选线原则,提出合理的修建原则与建议,尤其需
给出禁止线路占用的土地或地区。
③料场:包括土料场、石料场、砂石料场等施工建设的料场。需明确各种料场的点
位,规模、采料作业时期及方法,尤其需明确有无爆破等特殊施工方法。料场还有运输
方式和运输道路问题,如皮带运输、汽车运输等,根据运输量和运输方式,可估算出诸
如车流密度(某点位单位时间通过的车辆数或多长时间过一辆车)等数据。这也就是环
境影响源的“源强”(噪声源强,干扰或阻隔效应源强等)。
④工业场地:工业场地布设,占地面积,主要作业内容等。一般应给出工业场地布
置图,说明各项作业的具体安排,使用的主要加工设备,如碎石设备、混凝土搅拌设
备、沥青搅拌设备采取的环保措施等。一个项目可能有若干个工业场地,需一一说明。
工业场地布置在不同的位置和占用不同的土地,它的环境影响是不同的,所以在选址合
理性论证中,工业场地的选址是重要论证内容之一。
⑤施工营地:集中或单独建设的施工营地,无论大小,都需纳入工程分析中。与生
活营地配套建设的供热、采暖、供水、供电以及炊事、环卫设施,都需一一说明。施工
营地占地类型、占地面积,事后进行恢复的设计,是分析的重点。其中,都有环境合理
性分析问题。
⑥弃土弃渣场:包括设置点位、每个场的弃土弃渣量,弃土弃渣方式,占地类型与
数量,事后复垦或进行生态恢复的计划等。弃土弃渣场的合理选址是环评重要论证内容
之一,在工程分析中需说明弃渣场坡度,径流汇集情况等,以及拟采取的安全设计措施
和防止水土流失措施等。对于采矿和选矿工程,其弃渣场尤其是尾矿库是专门的设计内
容,是在一系列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作的基础上进行选择的,环评中亦作为专题进行
工程分析与影响评价。
(2)重点工程明确。主要造成环境影响的工程,应作为重点的工程分析对象,明确
其名称、位置、规模、建设方案、施工方案、运营方式等。一般还应将其所涉及的环境
作为分析对象,因为同样的工程发生在不同的环境中,其影响作用是很不相同的。
重点工程,一是指工程规模比较大的,其影响范围大或时间比较长的;二是位于环
境敏感区附近的,虽然规模不是最大,但造成的环境影响却不小的。
每个建设项目都有各自的重点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也主要针对重点工程进行。以高
速公路工程为例,其重点工程主要是:
①隧道:点位、长度、单洞或双洞、土石方量、施工方式(有无施工平峒、出渣口
以及相应的施工道路等)、隧道弃渣利用方式与利用量、隧道弃渣点、弃渣方式、占地
类型、占地面积、设计的弃渣场生态恢复措施等。
②大桥、特大桥:桥位(或河流名称)、长度、跨度(特别明确有无水中桥墩)、桥
型、施工方式(有无单设的作业场地或施工营地)、施工作业期、材料来源,拟采取的
环保措施等。
③高填方路段:分布线位,高填方路段长度与填筑高度、占地类型与面积、土方来
源或取土场设置,通道或涵洞设置,设计的边坡稳定措施等。高填方段是环评中需要论
证环境可行性和合理性的路段,有时需要给出替代方案。节约占地也主要从这样的地段
考虑,诸如湿地保护,基本农田保护等也常发生于这样的路段。
④深挖方路段:分布线位、深挖方段长度和最大挖深、岩性或地层概况,挖方量、
弃方的利用(土石方平衡),弃土场设置(点位、弃土量、占地类型与面积,边坡稳定
方案,设计的水土保持措施和生态恢复措施)等。深挖方路段也是需进行环境合理性分
析的重点,其可能的环境问题有水文隔断、生物阻隔(沟堑式阻隔)、景观美学影响、
边坡水土流失以及弃渣占地等问题,有时还有挖方导致的地质不稳定性问题,如滑坡、
塌方等。因此,深挖方路段的工程分析是必要的。
⑤互通立交桥:桥位、桥型,占地类型与面积,土地权属、土石方量及来源。主要
连接通道等。立交桥占地面积大,经常设计在平整土地或坪坝之内,占据大量良田,因
而是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的重点工程,必要时需寻求替代方案,互通立交桥常有诱导地
区城市化的倾向,因而不宜设立在某些环境敏感区边缘。
⑥服务区:服务区位置,占地类型与面积,服务设施或功能设计,绿化方案等。在
环评中,服务区的排污问题是主要评价内容,因而对服务区的设施应有明确分析。
⑦取土场:位置,取土场面积(占地面积)、占地类型,取土方式,取土场复垦计
划等。大多数建设项目在可研阶段尚不明确取土场的设置,环评中可建议取土场设置原
则,尤其需指出不宜设置取土场的地区(点)或禁止设置取土场的保护目标,并对合理
设置和使用取土场、事后进行恢复的方向等提出建议。
⑧弃土场:隧道或深挖方路段会产生弃土场,山区修路尤其是路基设计在坡面上时
会有大量弃土产生,弃土方式需明确,尤其须禁止随挖随弃的施工方式。
重点工程是在全面了解工程组成的基础上确定的。重点工程确定的方法,一是研读
设计文件并结合环境现场踏勘确定;二是通过类比调查并核查设计文件确定;三是通过
投资分项进行了解(列入投资核算中的所有内容);四是从环境敏感性调查入手再反推
工程,类似于影响识别的方法。特别须注意设计文件以外的工程,如水利工程的复建道
路(淹没原路而补修的山区公路)、公路修建时的保通工程(草原上无保通工程会造成
重大破坏)、矿区的生活区建设等。
(3)全过程分析。生态环境影响是一个过程,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问题需要解决,因
此必须做全过程分析。一般可将全过程分为选址选线期(工程预可研期)、设计方案
(初步设计与工程设计)、建设期(施工期)、运营期和运营后期(结束期、闭矿、设备
退役和渣场封闭)。
选址选线期在环境影响评价时一般已经过去,其工程分析内容体现在已给出的建设
项目内容中。
设计期与环境影响评价基本同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中需与设计方案编制
形成一个互动的过程,不断相互反馈信息,尤其要将环境影响评价发现的设计方案环境
影响问题及时提出,还可提出建议修改的内容,使设计工作及时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内
容,同时须及时了解设计方案的进展与变化,并针对变化的方案进行环境合理性分析。
当评价中发现选址选线在部分区域、路段或全线有重大环境不合理情况时,应提出合理
的环境替代方案,对选址选线进行部分或全线调整。
施工方案一般根据规范进行设计,而规范解决的是共性的问题,所以施工方案的介
绍应特别关注一些特殊性问题。如可能影响环境敏感区的施工区段施工方案分析,也须
注意一些非规范性问题的分析,例如施工道路的设计,施工营地的设置等。施工方案在
不同的地区应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在草原地带施工,机动车辆通行道路的规范化就是最
重要的。
运营期的运营方式需很好说明。例如,水电站的调峰运行情况,矿业的采掘情况
等。此种分析除重视主要问题(或主要工程活动)的分析说明外,还需关注特殊性问
题,尤其是不同环境条件下特别敏感的工程活动内容。例如,旅游有季节性高峰问题,
对高峰的工程设计和应急措施应明确。
设备退役、矿山闭矿、渣场封闭等后期的工程分析,虽然可能很粗疏,但对于落实
环境责任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设计中缺失这部分内容,则应补充完善,应提出对未来的
(后期的)污染控制、生态恢复和环境监测与管理方案的建议。这部分工作亦可以放在
环保措施中。如果设计中已经有了这部分内容,则分析其是否全面,是否充分,肯定之
或补充之。
值得注意的是,工程分析与后续的环境影响识别以及其后的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
影响预测与评价是一个相互联系和互动的过程,因为工程分析虽然着眼于工程,但分析
重点的确定是和工程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的。处于环境敏感区或其附近的工程必须是分
析的重点,调查中发现有重要环境影响的工程内容亦是进行工程分析的重点。环境影响
评价是一个不断评价、不断决策的过程,是一个多次反馈、不断优化的过程。所以既不
能将工程分析与其他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混为一谈,也不能将工程分析与其他环境影响评
价程序截然割裂,评价中需理清概念,把握各自的重点,并特别注意其过程性特点。
(4)污染源分析。明确主要产生污染的源,污染物类型、源强、排放方式和纳污环
境等。污染源可能发生于施工建设阶段,亦可能发生于运营期。污染源的控制要求与纳
污的环境功能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同纳污环境联系起来做分析。
大多数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的污染源强较小,影响亦较小,评价等级一般是三级,
可以利用类比资料,并以充足的污染防治措施为主。污染源分析一般有:
①锅炉(开水锅炉或出力型采暖锅炉)烟气排放量计算及拟采取的除尘降噪措施和
效果说明。须明确燃料类型、消耗量。燃煤锅炉一般取"#$
和烟尘作为污染控制因子。
②车辆扬尘量估算:一般采用类比方法计算。
③生活污水排放量按人均用水量乘以用水人数(如施工人数)的80%计。生活污
水的污染因子一般取COD,或氨氮、BOD。
④工业场地废水排放量:根据不同设备逐一核算并加和。其污染因子视情况而定,
砂石料清洗可取SS,机修等取COD和石油类等。
⑤固体废物:根据设计文件给出量。
⑥生活垃圾:人均垃圾产生量与人数的乘积。
⑦土石方平衡:根据设计文件给出量计算或核实。
⑧矿井废水量:根据设计文件给出量,必要时进行重新核算。
(5)其他分析。施工建设方式、运营期方式不同,都会对环境产生不同影响,需要
在工程分析时给予考虑。有些发生可能性不大,一旦发生将会产生重大影响者,则可作
为风险问题考虑。例如,公路运输农药时,车辆可能在跨越水库或水源地时发生事故性
泄漏等。